“据来年开春只有短短四、五个月光阴,敌军眼看要大举南下,朝廷地少人稀,兵力捉襟见肘。孤深感国事危难,打算转进舟山,与肃虏伯会师一处,共同抗清。正与朝堂诸公商议,三位爱卿来得正是时候,不妨也讲讲你们心中所思所想。”
魏文远、廖仲平、吴争三人面面相觑。
吴争突然懂了,授封武勋不是赏功,而是先给颗甜枣,让三人支持他、跟着他转进。
魏文远首先不同意了。
“臣以为三界之战,还有可为。监国殿下不妨再留下……看看?”
魏文远是王之仁的心腹,这事原本不容他置喙。
可魏文远很清楚,王之仁是绝对不会同意此事的。
在监国麾下,王之仁是兴国公,可去了舟山,托庇于肃虏伯麾下,他成什么了?
说难听点,那还不如自立呢!
听魏文远这么一说,朱以海的脸色不好看了。
君上不乐意了,自然有讪媚之臣迎合上意。
户部尚书董应第上前道:“朝廷安则天下安,监国安则朝廷安。敌军兵锋已至绍兴府,监国殿下岂能身处险境?为社稷计,监国理应转进舟山。”
这时,一个满脸络腮胡须的半老官员上前道:“肃虏伯、舟山总兵黄斌卿乃隆武朝册封,奉隆武朝为正朔,董尚书莫非不知情?你蛊惑殿下前往舟山,安得是何居心?”
又一个中年清瘦官员上前附和道:“就算舟山愿意接受殿下和朝廷,可谁能保证,黄斌卿不会效仿曹孟德,行挟天子以令诸候之事?到时,堂中诸公,是奉监国为主,还是改投黄斌卿?”
二人话锋犀利,让人听了有拍案叫绝之畅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