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马终于是安安静静的站在船上了,于是五人也依次登船,船夫见所有客人都已经坐好,便极为娴熟的让船朝对岸驶去。坐在老道身边的道童看得出来有些晕船,好在此处河道不宽,摇摇晃晃顺水而下不过一会儿工夫,也就平平稳稳的着岸。小道还未等到船只停稳,便急不可耐的下船,好像离船越远越好,老道和张庆屿相视一笑,也慢慢下船。老道缓缓走到小道面前,安抚着让他好受一些。张庆屿想了想,向着老道走去,准备离开之前道个别。
老道见着张庆屿走过来,缓缓停下了手中的动作,还未等张庆屿开口,就突然说道:“公子头顶有紫气,斗胆问一句,是否从长安城而来?”
张庆屿愣了愣,还未等他开口,老道又说道:“齐云山栖霞峰上有句谶语:莫问桃花何处栽,栖霞万里送种来。算算时间,就在这几天应验,于是我便于数月前下山来,一路上遇见有缘之人便送上一颗桃核,能让其成树开花之人,便是应验谶语之人。公子既然来自长安城,便是有缘之人,桃核赠你,理所应当。”
老道从袖口中拿出了一枚普普通通的桃核,双指夹着,不由分说的递给了张庆屿。
张庆屿无奈一笑,顺手接过了,心中虽然不相信老道这番说辞,但也权当做船费了事,毕竟一个桃核,份量不大。
老道见张庆屿接过桃核,再做了一个拱手礼,笑着说道:“公子既然结下了这份善缘,老道忍不住多嘴一句。”
张庆屿也笑着点头,回答道:“道长请说。”
“公子一路南下,必然有所原因,只是非天定,而人力为之,老道下山前从齐云岩听来一句话,实在是不真切,只听清了半句:君子之争,流血漂橹。”
“君子之争?”张庆屿很是疑惑。
老道却不再多说,只是微笑着告辞。
张庆屿便目送着一老一小两人越行越远,小道童似乎还没从晕船的难受中恢复过来,只是垂着头,任由老道牵着,胡乱地走,突然发现方向有些不对,还以为是老道犯了迷糊,便出声提醒。
“师傅,走错方向啦,这是回去的路。”
老道低头看着一脸茫然的小道,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,缓缓说道:“没有错。”
然后又抬头回望,正好看见三人登上马车仆仆风尘的离去。
“谶语成谶,是时候回山了。”